教育与考试(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答案完整)

2024-03-16 09:08:1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D

 3.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答案:D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案:B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创造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6.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答案:C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B

 8.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A 注意广度

 B 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答案:C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答案:A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A.服从

 B.模仿

 C.以众

 D.顺从

 答案:C

 11.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

 答案:A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答案:A

 13.因1918 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答案:B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答案:C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16.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17.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

 答案:C

 18.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答案:A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答案:B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答案:D

 二、简答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答: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22.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效能期望,再辅之正确积极地归因方式,则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间接的替代经验: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与其水平相当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替代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予以激励,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法等方法来对其进行言语上的引导,鼓励,进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自我效能感亦有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加。

 2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系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每道大题20分)

 24.材料: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 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0 分)

 参考答案

 (1)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寄语教育目的,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管理、寻到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材料中,部分老师不敢使用教育惩戒,害怕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这种行为非但不会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让老师重拾“戒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其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行细化了教育惩戒的边界,让教师的惩戒有规可依,更好的把握尺度、温度和限度。

 (2)①规范程序。

 ②注意方式方法。

 ③育人为目的。

 ④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必须能接受或承受。

 25.材料: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法:“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分)

 参考答案

 (1)王老师的理答更合理,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材料中,陈老师只是表扬学生的想法独特、有创意,却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王老师通过反问,使学生明白白骨精虽然坚持不懈,但她做的是坏事,并不值得学习,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育效果更好。

 (2)①诊断功能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②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

 ③导向功能

 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能。

 ④激励功能

 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⑤鉴定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验证。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请认真考试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语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9分)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9分)

 (3)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分)

 语文参考答案:

 (1)

 诗歌教学属于考试教学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情感。教师应注意:

 ①诗歌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考试诗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考试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考试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考试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考试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考试。

 ②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诗歌中的情感是小学生理解的重难点,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③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考试,利用考试期待、考试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考试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④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⑤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考试兴趣,扩大考试面,增加考试量,提高考试品位。

 (2)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共同了解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壮举?引发学生讨论,进而引出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

 自主学习+检查反馈:默读、朗读

 (1)针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如:逶迤、磅礴等。

 (2)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析读:

 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教师设疑:

 ①朗读这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这句诗歌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什么?

 明确:

 暖。“暖”字形象地概括了那种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胜利、喜悦的心情。

 寒。“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场恶战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③一暖一寒的用意是什么?请大家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明确:“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

 ④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语说说你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

 明确: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⑤(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和巧夺金沙江)大家想象,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⑥这两句诗歌用到的哪些手法?

 明确: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同时运用了对偶,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想象法。

 四、品读: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红军长征的视频,谈谈你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五、小结: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教师进行提问总结。

 六、作业:尝试背诵整首诗歌

 七、板书:

 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暖——胜利、喜悦的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寒——英勇、顽强的精神

首先,我们区分一下两者概念: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素质水平和个性发展水平为目的的教育, 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在德、智、 体诸方面主动发展的教育,是以人为核心, 促进每个个体在与社会发展目标和谐一致的条件下,主动开发个人潜能, 以争取个性的最佳发展的教育;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和发展。而“应试教育”是以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管理的唯一宗旨的教学方法。从这点上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完全对立的。

其次,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我国中小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掌握是较扎实的;在现行教育中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出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主体教育”等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一些地区还积极开展了区域性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重要经验。这些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一直在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没有否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没有否定过去的成就;相反,正是在过去的成就基础和各项改革探索基础之上,才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再次我们要明确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但素质教育并不是否定考试, 而是要求把考试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两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考试既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也可以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邓小平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惟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这是对待考试的正确态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水平考试,以面向全体。如果说考试作为指挥棒在目前还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这个指挥棒应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评价全面了,教育便易全面;教育评价关心素质,教育便也关心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它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教育模式,不仅强调全面性, 而且强调全体性、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素质教育有助于克服在教育方针贯彻中出现的问题,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保证。但也要弄清应试教育的概念,尤其要认清考试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千万不能混为一谈,尤其不能把目前教育与应试教育混在一起,不然就会在教育中迷路。只有区分好这几个概念才能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现如今,一提起素质教育,部分人就立马将应试教育放到了它的对立面,并大肆抨击应试教育的缺点,好像搞素质教育就不用管学生有没有应试能力。这是典型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看见了应试教育的缺点,没重视应试教育的长处。

应试教育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就是典型的例证。正所谓“学而优则仕”,读书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最后谋个一官半职。这种教育方式及封建科考制度,几乎全部是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禁锢思想、束缚创新精神的说教。封建的科考制度摧残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摒弃的是这种封建的、落后的应试教育,而不是那些先进的考核手段。试问,不通过一定形式的考试,如何才能考查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呢?如果只举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而不重视教学质量,也是行不通的。其实,应试教育的落后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考试内容的科学性。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科学的采取考试手段,将考生的正真素质体现并区分出来,就找到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本末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素质教育是本,而应试教育只是考察素质教育的一个手段而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只为了考生最后的分数,而去潜心研究应试教育中的许多歪门邪道。例如,一年级数学的应用题计算,题目中出现“总共”、“和”等字眼,就将所谓的考试窍门灌输给孩子,告诉他们用‘加法式子’解答。这十分不利于孩子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典型的生搬硬套式的应试教育。又例如,看图作文,图中所画的是五个五角星,要求孩子们描述图中所画内容。很多老师又按照应试教育的思维,一上来就灌输给孩子,那是国旗的图案,于是‘热爱祖国’等一大套早就背好的句子就搬出来了。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并没有错,但是这样无异于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五角星难道就只能是国旗上有吗?孩子们当然可以把它看成晚上的星星,也可以将其想象成手、脚、头一样大的怪兽——这是笔者教学中的亲身经历,一个小朋友将五角星的五个角看作动物的头和四肢,他们更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大星星和四个小星星在玩‘过家家’。孩子们的看法是充满想象力的,可是,最后让我们的老师一引导,个性全都丧失了。这就是应试教育之害。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将体育、音乐等课程全部砍去,取而代之的是文化课的学习,这更是不注重全面发展,只重分数的应试教育。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只有这样,将来学生离开了老师,才会具备自我学习、自我规范的能力。要是学生的知识都由老师来灌输,那么肯定会出现‘弟子一定不如师’的局面,越是到高级的教育阶段,教学越是无法进行,因为那时老师不见得比学生高明多少。

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本’,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才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完成后,运用灵活科学的考试手段,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能摸清孩子们的掌握程度,还能检验这阶段素质教育的成果如何,所采取的素质教育手段是否恰当。总之,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学生的考分,也并代表任由孩子自然发展。只有将素质培养和考试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孩子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